(東元Green Tech評審團看參賽隊伍現場操作演示)

評審召集人、工研院副院長曲新生:

今年第二屆Green Tech決賽,明顯比第一屆要更難評審,關鍵是今年進入決賽的隊伍,作品水準比去年進步許多。從這個角度來看,評審越來越難做,其實是很值得高興的事。

我年輕時,曾在美國跟隨柏克萊加州大學首任華裔校長田長霖做博士後研究,柏克萊加州大學是美國一流學府,所有新進入學校任教的助理教授,經過五、六年的努力後,要通過嚴格的審查,才能拿到長期聘約。有次田校長跟我說,雖然學校採用非常嚴格的審核制度,也有不少助理教授未能通過審查而離開柏克萊的校門。但柏克萊加州大學還是有看走眼的時候,有好幾位未能通過審查而離開柏克萊加州大學的教授,20年後卻得到諾貝爾獎。可見無論評審制度多嚴謹,仍難免會有遺珠之憾的。因此無論今天競賽的結果如何,希望同學們都能保持對自己的信心,繼續努力。

多元碰撞,有利激發創意

今年Green Tech跟去年不一樣的地方,是擴大開放讓博士生參加,因此評審們看到的研發過程都比上屆更嚴謹,指導老師的投入程度也更深,個人給予極高的肯定。另一方面,許多科技大學三年級的同學就有機會能跟博士班的老大哥同場競技,是非常難得的機會。相信多元文化的碰撞,更有利創意的激發。

我要提醒大家,創意並不是無中生有,如果能把基本功紮實練好,對創意的萌發是更有幫助的。有些創意只是在既有的基礎上做點小小的改變,卻能因此促進革命性的產品而造就很大的產業變化,例如隨身聽只是把既有的音響微小化,好讓想要邊散步(或跑步)邊聽音樂的人,不用提著笨重的收音機;又如近來大受歡迎的i-phone,只是把各項已經成熟的技術加以整合,讓照相手機、個人數位助理、媒體播放器、無線通訊裝置都整合在一塊。


※評審召集人曲新生副院長(右二)看聖約翰科技大學「追火族」的操作說明

競爭不怕激烈,建議競賽國際化

有些看似不起眼的科技,換個想法卻能驚天動地,這便是創意的可貴,評審們選出今年的冠軍作品,為此做了最好的詮釋。但我要再度強調,只要規劃夠明確,任何競爭都不該怕激烈,沒有獲獎並不代表你做得不好。非常感謝東元科技文教基金會挹注大筆經費支持本競賽,如果能夠,建議明年不妨走向國際化,讓兩岸學子有互相觀摩、競賽學習的機會。

(以下評審委員意見依照頒獎典禮發言順序)



工研院太陽光電中心主任藍崇文:

去年各隊的現場報告平均而言比較鬆散,今年隊伍對於報告的掌握度明顯比去年好。希望同學們即使沒有得獎,也不要氣餒,明年能再接再厲。



交通大學工學院院長陳俊勳:

雖然這是一項創意競賽,但作品空有創意是不行的,對於作品牽涉的基礎理論應該要好好去了解,才能讓作出的東西更完整。如果你們下次還要參賽,或會鼓勵學弟妹來參加的人,請記得以後要多考量計算,作品可能給社會帶來的經濟效益或衝擊影響(impact),提出更有說服力的數據。



工研院機械所副所長童遷祥:

兩岸競爭越來越激烈,我們台灣未來的發展要勝出,勢必得建立在創意之上。決賽入圍十五件作品,評審在短時間的評斷未必公允,遺珠之憾在所難免,但能參加這樣的競賽,對同學磨練創意的經驗已是彌足珍貴。



清華大學電資學院院長徐爵民:

這個競賽在評審時有兩個重點,一是作品的創意內涵,二是作品應用價值的展現。每件得以入圍決賽的作品,都是初審認定具備某種程度創意的隊伍,於現場展示操作時,越具備科學可行性、越能顯現未來應用價值的作品,就越有勝出的機會。沒能在現場展現出這些,可能是你緊張忘了講,卻會影響到最後的成績。

即使沒有得獎,你可以自己去發展成市場應用的產品,例如滑鼠的發明,一開始大家都不覺得這東西有什麼了不起,後來卻締造世界級的衝擊影響,歡迎同學繼續努力,在未來證明我們這些評審的眼光有誤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ecofou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